 |
解决方案 |
 |
案例展示 |
|
红外检测技术是随着近代光电子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技术,国内研究与开发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主要应用于国防事业。近几十年来,红外检测技术在工业、气象、卫生等各领域的开发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显著的效果。我国电力系统是国内研究应用红外技术比较早的行业。近年随着先进的红外热成像仪的出现和红外检测水平的提高,以及电力行业标准DL/L64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的颁布实施,电力系统已经较广泛地把红外检测技术列为高压电器设备定期检测和巡检的内容,为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
红外检测项目是高压电器设备定期检测和巡检的内容。对高压电器设备由于故障引起的发热和温升,可利用红外热像仪进行诊断,提供反映设备故障状态的热信息。实践证明,对运行中电器设备热故障进行红外检测,具有不需停电、远距离、安全可靠、准确高效等常规测试技术所不具有的优点,是实现带电检测和实现设备状态检修的最有效手段之一。 |
采用红外热像仪对设备进行温度测试,其目的在于获取设备温度场分布信息,从而发现设备缺陷,掌握设备运行状态。
故障发生的前期往往存在隐患点,而隐患点的表征现象体现为温度异常,而温度的变化是我们肉眼无法观察的,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于设备的过热性缺陷查找具有简捷、有效、直观的特点,带电非接触式测试,巡查效率高。
红外热成像仪能够从表面快速扫描设备各部分的温度分布情况,并用图谱非常直观的呈现在您的面前,让您轻松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点或安全隐患点的确切位置。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石化、电子、建筑、汽车等行业。 |
(1)所有图片和影像资料按“拍摄时间(年、月、日)+线路名称+间隔名+(设备名+相别)”方式进行命名,举例如下:
20110302**10kV**线
** A相;
(2)提供一般检测中发现的温度异常的电流致热型设备已命名红外图片文件;
(3)提供所有精确检测的电压致热型设备已命名红外图片。
提交分析报告
(1)完整体现出现场拍摄的背景资料,包括设备名称、负荷条件、天气环境、拍摄人员、拍摄日期等;
(2)在对设备红外图片进行分析,标示出重点关注部位和该部位的温度数据。缺陷分析时出具相应的可见光照片,并在可见光中标示出缺陷部位;
(3)依据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给出对应设备的缺陷的判断标准,并提出建议措施。 |
(1)完整体现出现场拍摄的背景资料,包括设备名称、负荷条件、天气环境、拍摄人员、拍摄日期等;
(2)在对设备红外图片进行分析,标示出重点关注部位和该部位的温度数据。缺陷分析时出具相应的可见光照片,并在可见光中标示出缺陷部位;
(3)依据DL/T
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给出对应设备的缺陷的判断标准,并提出建议措施。 |
1
) 人员能力和资质
红外测温属于设备带电检测,检测人员具备以下条件:
(1)熟悉红外诊断技术和诊断程序,了解红外热像仪的工作原理、技术参数和性能,掌握热像仪的操作程序和使用方法;
(2)了解被测设备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行状况和导致设备故障的基本因素;
(3)熟悉《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接受过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培训;
(4)具有一定的变电站现场施工经验,熟悉并能严格遵守电力生产和工作现场的有关安全管理规定。
2
) 检测用仪器性能
(1)我公司具备完整的变电站红外检测装备,包括:热像仪、可见光相机、温湿度计、风速仪;
(2)热像仪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要求,像素为320×240以上,温度分辨率低于0.08℃;
(3)一般检测和精确检测中针对缺陷部位局部精细拍摄,配置12°或7°中长焦放大镜头。
3
) 检测图片质量
(1)我公司提供城区配网检测设备图册。
(2)所有设备的红外图片遵循规范、清晰的原则,设备信息完整,轮廓清晰,主体水平居中,背景干净简洁。
4
) 项目管理
(1)我公司编写完整的项目实施方案,方案包括:项目实施流程、项目人员组织、现场拍摄技术规范、安全管理措施;
(2)我公司在满足本项目检测技术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工程质量和工程安全,同时针对工程质量控制和工程安全管理采取完备合理的措施;
(3)我公司针对本项目配备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负责整个项目实施的管理,及与甲方的沟通工作。 |
 |
用于获得优质图像的高分辨率、低噪声VOx检测器 |
 |
温度范围覆盖广泛的工业应用 |
 |
高温度选件具有可观察极小温度差的极高点热灵敏度 |
 |
全辐射式测量可进行详细的温度分析和跟踪 |
 |
具有重量均衡设计,使用非常舒适 |
 |
简便的“指向-聚焦-发射光束”图像捕获操作 |
 |
180度铰接式灵活镜头可用于在各种条件下查看图像 |
 |
3种可互换的镜头覆盖了各种应用 |
 |
超大高分辨数字式显示屏,可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清晰显示图像 |
|
TI20 |
TI30 |
TI25 |
TI45 |
TI50 |
TI55 |
可视角度 |
20°*15° |
23°*17° |
最小距焦距离 |
0.15m |
热灵敏度 |
≤0.2℃ |
≤0.2℃ |
≤0.1℃ |
≤0.09℃ |
≤0.07℃ |
≤0.05℃ |
检测器类型 |
128*96 |
160*120 |
320*240 |
温度范围 |
10℃至350℃ |
-20℃至250℃ |
-20℃至350℃ |
-10℃至600℃ |
准确度 |
±2℃或2%(取较大值) |
数字式显示 |
高分辨率数字式显示屏,阳光下可读彩色LCD |
色板 |
4种 |
5种 |
8种(灰色、反灰色、蓝红、
高对比、热金属、铁红、
琥珀色和反琥珀色) |
存储介质 |
|
1GSD存储卡 |
2GSD存储卡 |
1000个红外图以上,1GCF卡 |
可视相机 |
|
全可见光或合并热像图/可见图像画中画 |
高低温自动捕捉 |
|
|
有 |
|
有 |
有 |
语音注释 |
|
|
有 |
|
|
|
测量模式 |
温度中间点、温度范围、自动调节(连续/手动) |
电池工作时间 |
3小时连续工作 |
|
|
|